close
  在狂牛症、禽流感、SARS等疫情造成人類重大死亡後,許多人開始認真思考應該如何與我們生存的環境和平相處,也開始嚐試做些彌補的工作(如京都議定書簽訂,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生活型態上也出現所謂的「樂活」(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LOHAS)族群,意即持續性的以健康的方式過生活。該族群的特色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關心環保議題,鼓勵大家改變消費態度,強調使用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並優先選用有機與(無毒)農產品。
  據估計這一族群的消費能力在美國就達2289億美元,而這股樂活風潮正在世界各地漫延開來,也帶動了自然與有機食品的消費。在美國購買有機產品的人數超過1億1千多萬人,平均每人每年花費在有機產品的費用為45美元,2005年美國消費天然及有機食品的金額高達510億美元,且每年平均成長率近20﹪,預估到2009年消費金額將達320億美元。
  同樣的,近年來台灣社會也吹起樂活與養生的風潮,對有機食品的需求大幅增加,消費者也願意花費比較高的價格來購買經過認證的有機農產品。在利潤的驅使下,多種標榜有機的農產品包括稻米、蔬菜、蕃茄、葡萄等等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一些知名的超市及專賣店,凡掛上「有機認證標章」產品,其售價更是較一般傳統產品高出2至3倍。
  在現今農民所得普遍偏低的情況下,有機農業似乎為台灣農業未來發展帶來一線的生機。以台灣有限的耕地面積,在欠缺規模經濟的情況下,在後WTO時代,將很難與已大面積進行農作物生產的國家相抗衡,因此透過產品的差異化策略與市場區隔,來爭取我國農業的生存空間基本方向正確值得肯定,而推動有機農產品生產也是在此種思維下做出的選項之一(並非惟一)。
  事實上台灣推動有機農業迄今出現許多困難,恐非短期內可以解決,政府與農民應該務實的去看待問題癥結所在,尋求解決之道。而不是老以個案、偶發事件、質疑檢驗可信度等方式來加以搪塞。一旦消費者對國內有機農產品失去信心,改以國外有機產品來替代,台灣農業將再度錯失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的良機。
  台灣有機農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大體上可歸納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台灣農地為提高單位產量長期以來大量施用化學肥料、除草劑、農藥等不僅土壤變的貧瘠,更造成殘留問題。尤其台灣農地比鄰工業區、商業區與住宅區,容易受到各種汙染源如工廠廢棄物、廢水、家庭污水、廢氣、重金屬等不同程度的影響,且目前有機農產品生產並未採集團式耕作,有機農田幾乎緊鄰非有機農田,很難不受到鄰近農田噴灑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等影響。
  若依照目前對有機農產品定義:應該是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合成農藥、殺虫劑、除草劑、生產調製、飼料添加物及有害環境與身體健康物質之農作物生產體系,目前國內能生產符合前述規定的農產品數量與面積應該相當有限。有鑑於此,政府應該採取漸進方式,先要求所有上市農產品都應該建立可追溯體系(Traceability)方便產品的追蹤及與國外接軌,接著推動無毒(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允許在生產過程限量使用經核准的化學合成物質,但必須嚴格遵守使用規範,亦不得有不當的化學物質與藥物殘留;最後進入有機農產品認證,要求生產過程嚴禁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物質。
  另外也可以參考美國的作法,將農產品標示分為:100 percent organic(必須完全使用有機生產的成分);organic(至少必須含有95﹪以上有機生產的成分);made with organic ingredient(至少必須含有75﹪以上有機生產的成分),也只有前兩者才可以使用USDA ORGANIC的標籤;有機生產成分低於75﹪以下者不得標示有機的字樣。
  第二部分為國內有機農產品認證與管理制度未盡完善。目前國內有機農產品市場確實存在資訊不對稱問題,可能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因此必須依賴標章認證及有機商店認證制度讓消費者在選擇有機農產品時能以此作為依據。但是依據學者調查發現有機商店及消費者均認為目前國內各協會認證及發給的標章種類太多,且假冒有機農產品充斥市場,尤其一些經過國內有機認證的農產品仍然出現不符合標準的報導,如最近的銀川有機米被檢出含有微量農藥殘留,更重挫了消費者對國內有機認證機構的信心,寧願選擇相信外國的認證制度。
  目前行政院農委會輔導四個驗證機構,包括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中華民國有機農業產銷經營協會(COAA)、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但是相較於國際有機農業的認證規模,國內認證機構確實存在資金、設備、經驗及人員不足的困擾,認證標準與審核嚴謹度不一,也沒有相關罰責,讓業者心存僥倖魚目混珠,家已有機商店認證亦未有明確規範,這些都有待政府繼續輔導改善與定期考核。
  目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規模已到達305億美元,主要集中在美國及歐盟(超過95﹪),分別為142億美元與156億美元,未來仍將持續成長,有機農產品種類也將擴及家禽、家畜、水產及雞蛋等,商機可期,就看台灣政府及業者能否從過去錯誤中吸取經驗,記取教訓,以務實的態度與作為逐步逐夢踏實,以具體的成果,重拾消費者對國內有機農產品信心。(記者:李武忠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e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