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喝起來有股苦澀味、遠不如龍井色佳味香的普洱茶近日屢屢炒出天價。在閘北茶城的龍團鳳餅堂,一個七兩重的茶餅,標價上萬元,甚至十余萬。

茶馬古道留下“高價”噱頭

  普洱茶保健功效再好,也不至於賣到上萬、數十萬元一斤。但有的茶商把普洱茶貼上了古董的標簽,價格自然“無法估量”。在今年茶文化節上,展出的一塊茶餅據說產于乾隆年間,竟標出160萬元的天價。

  據記載,普洱茶產于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古時大多在普洱集散,清中葉遠銷川、藏、南洋各地,這條外銷之路史稱茶馬古道。由於普洱茶特殊的製作方式,不同於綠茶“當年有效”,可以存放數年、甚至數十年。因此給炒作者提供了一個“年代”的概念。“普洱茶在清宮飲了近兩百年,與其他茶種相比,廣受皇宮貴族的青睞及厚愛。‘夏喝龍井、冬飲普洱’已成為清宮飲茶規範。”不少宣傳普洱茶歷史的資料上都這麼寫。但上海吳覺農紀念館館長劉啟貴說:“無法考證。”

藏茶、炒茶的比喝茶的多

  劉啟貴說最大的誤區是茶商把“收藏”與“飲用”混為一談,把普洱茶作為能喝的“古董”這一概念來炒作。普洱茶作為飲料,存放數年的要比新茶香醇,但並不是越陳越好。據科學分析,普洱茶的有效期為20年,過期就不能飲用,而古董卻是越久越值錢。

  有人卻一概而論說普洱茶越陳越好,甚至建議成立普洱茶期貨市場,使“普洱證券化”。劉啟貴說,“現在的茶市如同股市一樣,由茶廠、經銷商聯合坐莊,操控大盤,小買家只是跟著大戶跑。茶一直在經銷商手裏轉來轉去,根本沒有賣到消費者手中,更不用說被喝掉了。”

  同時,茶葉拍賣、評選“茶王”活動不斷舉行,創造一個個“價格神話”:2004年,3克“百年清宮普洱茶磚”在廣州拍出1.2萬元;2005年,一筒捐贈給雲南希望工程的普洱茶拍得160萬元;“2006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上,編號為888的某種“紀念茶”拍出了120萬元高價……“這使人想起前幾年君子蘭、鬱金香的瘋狂炒賣。”劉啟貴說,“但泡沫堆成的神話總有破滅的一天。”

普洱茶好壞差異甚大
 
  已在普洱茶行當打拼數年的龍團鳳餅堂業主王鴻定說,普洱茶黑乎乎的,沒有觀賞價值,但也有好壞之分。就茶的口味來說,以喬木葉、野生的“老班章”為好,灌木葉為次。前者葉底肥厚、不整齊,茶氣足,韻味豐富,回甘迅速持久。而鑒定普洱茶的年份,主要根據“內飛”。“內飛”是普洱茶的識別商標,貼在茶面上,上面記載著茶的生產年份和產地。在茶餅壓制時,“內飛”跟茶緊壓粘結在一起,因此很難假冒倣造。當然,內行人不單純看“內飛”上的記錄,還可以根據“內飛”上滲出的茶痕來加以辨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e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